top of page

觀看照片: 練習預測觀者的各種回應 (4-3)


【攝影師所希冀的, 是觀者真真實實的體驗照片,然後流露出一些蛛絲馬跡; 這樣的體驗, 本質上是超越口語陳述的。】

B.【中性的回應】

中性回應屬於各種回應類型裡較沈悶的一類,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它。 攝影師若發現自己一再地誘發出觀者有這類的回應, 他應該慎重考慮是否轉行, 或者轉換另一種自我表達的型式。

7. 針對被攝物的描述( Literal Description)

觀者僅陳述他所能辨認的被攝物, 然後就沒話可講了。 他沒有繼續探討被攝物彼此之間的關係、或言外之意, 有很大量的觀者會有此類反應。

8. 技術性的討論

僅討論 "如何拍出來" 而沒有討論照片所引發的種種;吹噓者常會有此反應。

9. 圖形設計的描述

與前述被攝物之辨認及技術性討論相似,此類關於圖形設計的討論, 也同樣在迴避較人性的意義。 通常受過藝術訓練的人會有此反應。

10. 歷史觀點

拿眼前的照片,其他的照片作純智性的比較, 卻忽略人性內心的感覺與感受之探討。

C【適切的回應】

除了那些拒絶式的回應或視覺表面的探討外, 只要能深刻且有效果的參與, 對照片與觀者本身來說, 都是適切的。要注意的是, 相片裡的內容,可分為有形的種種(tangible),例如階調/構圖/輪廓等; 與無形的種種,例如二物併置後才產生的關係, 或圖地之間的關係。

有形的種種, 再怎麼討論,都一定會與照片有關,因此發表這類的意見是很安全的; 若我們要建構一套口語 "批評" 的光譜, 有一大部份會落在有形的種種。 然而, 在 "回應" 的光譜裡,它同時包含觀者非口語及口語的回應。

在大多數適切的回應裡, 本質上不會以言語或姿態表現出來,因此,所有的攝影師能希冀的,僅在於觀者真的有體驗到照片, 然後能流露出一些蛛絲馬跡。這樣的體驗, 本質上是超越口語陳述的, 它很難被觀察到, (但在孩子身上會較容易發現)。

照片本身可將觀眾粗分為二個陣營: 可辨認的被攝物, 與超越被攝物。我們暫且先將第一類陣營的照片,稱作 Photograph3;而第二個帶有模稜兩可意涵的陣營, 我們先稱作 Photograph 4。 (至於Photograph 1 則是指那張相紙,而 Photograph 2 則是相片這個詞)。這種暫時性的分類,是為了讓接下來的討論, 能避開例如畫意/ 紀實/實驗/抽象等用字的爭議。

Photograph 3: 對可辨認出被攝物之照片的回應

11. 對視覺線索的演繹: 例如照片裡若有一大疊堆在門外的報紙, 觀者會開始推敲, 這個家庭可能出門渡假了嗎?出門多久了? 或猜想誰住在這裡,或重建現場可能發生的事。 這類照片要够有趣、 線索足够多,才能引發觀者願意與照片互動。

12. 設身處地感受觀者自己正處在那個地點或事件:有時觀者是以攝影師的角度感覺現場。

13. 辨認象徵: 若看到一排電線杆順者地平線延伸出去, 就會聯想到 "釘死於十字架上直至永恆",這種能力是需要觀者對象徵物有累積式的訓練。

14. "擬人化"的投射: 在琥珀裡看到擬人化的人臉,有時會很無厘頭, 但觀者也是花了好一段時間在照片上, 才有辦法產生這種回應。 而花了時間與照片相處, 觀者就會投射更多人的特質在上面, 例如勇氣、 憤怒、愛、 希望等。 因此, 這類的回應也必須被重視。 人類似乎很容易依著自己的喜好作出投射, 但是那些在岩石裡看見的臉, 或樹幹裡裡擬人化的交媾圖案, 很少能呼應照片裡其他細節所意圖激發的感覺。 攝影師必須先承認有這樣的問題, 然後再想辦法解決....... (待續)

協力編譯: Andrea Yu

擇摘自 <Varieties of Responses to Photographs: exercises in the prediction of other people’s responses> by Minor White; Aperture Magazine, Vol. 10. NO.3, 1962, p.329~333>

焦點精選
最新文章
文章Tags
尚無標記。
視丘粉絲頁
  • Facebook Classic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