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生命的綺麗花園』:試分析FREDRIK ÖDMAN的作品


青春與衰老、新生與逝去;乾燥的花、飽滿的蘋果、光亮的柳丁與葡萄、各處點綴的生物故事。一幅豐富的視覺饗宴,慢慢品嚐物體的不同質感其中更上演各自的戲碼,幻想在其中發生的故事。

於結構方面,視框截至物件邊緣更感延伸、豐盛,不飽和的色彩加上凹凸不平的質感造成的老年經歷滄桑之感,而柳丁、蝴蝶、葡萄則是充滿了朝氣。整幅作品的上五分之一,在佈局上有些留白,留白的空間讓畫面呼吸的感覺,若是裁切或增加些物件很可能會造成壓迫,而作者選擇深色漸層背景多少彌補了此留白不致造成不平衡,同時也保留了讓觀者可呼吸的空間。

在分離與漸變方面,最底一層背景顏色漸變勾勒出陶壺的曲線使之背景之分離,而陶壺與玻璃壺的側邊曲線也構成一個曲面,相當的滑順有如杯沿水珠滑落所遺留下來的痕跡,背景由右上至左下的漸變似乎也與物件左下線條複雜至右上線條簡單相互比對。近全遠缺營造了些微桌面的深度,而此空間前後物件多利用色彩來做分離,深淺深淺交互搭配,強化物件的輪廓,但某些物件還是融合的,例如麵包右側與陶壺右側。但…最吸引我的是其中的故事:鍋牛的愛別離、蒼蠅的激情、金龜子的翻身死亡、小蜘蛛的獵捕,這些也許也算是在生活上的漸變於時間軸上的漸變。

幾個完形的特質:統一中求變化;變化中求統一、整體不等於部分的總和、畫面內的視覺刺激皆有其存在之意義,以完形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壺與麵包的顏色形體;麵包上的蛾與陶壺的顏色;乾燥花、麵包、果子、陶壺的質感;整體不等於部分的總和:在葡萄下死亡的金龜子、在金屬把上(看似有侵略性)激情的蒼蠅、在壁沿求愛的鍋牛等等…其特殊意涵皆是無法獨立存在或重新組合的,再加上作者考量其每一物件的前後分離關係更是無法隨意調動,也因此各物件存在的理由因相互交錯的影響皆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這幅影像內我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小角落是在右上的兩隻小蝸牛,很有戲劇張力,特別一隻是安排在杯緣上,一邊是懸崖一邊是深水,而牠僅靠著薄薄的壁緣支撐卻又極盡全力向另一隻蝸牛靠近,心中不免也為牠擔心了起來…而另一隻小蝸牛隱沒在黑暗之中似乎也說明了牠即將離去…

寫完這次感想,更感覺看一幅影像的時間長短深深的影響了訊息量的獲得,而書寫一篇關於分析、感受影像的心得也深深的影響了自己理解程度,也更加瞭解了自己的感受程度,對何有感覺,以及其原因。在看完此攝影作品後剛下筆的那一霎時,只有些抽象的感覺難以編目,但因為觀看時間的拉長, 越來越發現隱藏在其中的秘密!


焦點精選
最新文章
文章Tags
尚無標記。
視丘粉絲頁
  • Facebook Classic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