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照片: 練習預測觀者的各種回應 (4-2)
【攝影師得要有勇氣,才能覺察出觀者熱烈回應背後的真正原因。】
【實用的回應類型】
根據我們的觀察,觀者對照片的回應可粗略分為三大類: 消極、中性、及適切 (pertinent) 的回應。攝影師若想運用以下的回應類型,需謹記在心的是:任何人的消極或中性回應,都有可能轉為適切的,即便在他發表的當下。若觀看照片與發表回應之間有時間差,則回應也常會改變。 而貼切的回應比較不會有反轉成消極或中性的情況發生。以下先就消極回應作探討。
A.【消極回應】
消極的回應會阻礙觀者認真了解及覺察照片可能想傳達的訊息, 或照片能激發的感覺。下面列出一些觀察到的例子:
1. 「不予置評」
這個回應反映出觀者缺乏感知力, (至少對這張照片而言是如此)。但也有可能是觀者很有體會,只是一時無法透過言語表述。我們可以用手勢鼓勵他,或請他用畫的。這個方式有時會引發觀者一連串的想法或感受。
2. 「我不喜歡它」
觀者內心也許有許多原因,阻礙了自己與照片的交流。若能深究之,有可能會發現,或許不是照片本身的問題導致觀者的不喜歡。例如對貓過敏的人,看到貓的照片就會不自覺地嫌惡。
3. 「我超喜歡它」
攝影師很容易會發現,這類的回應通常意味著觀者被照片勾起以前陶醉的往事,接著觀者會開始開心地描述事件, 以致於對照片本身沒有相關的評論。在此情況下,攝影師得要有勇氣,才能覺察出觀者熱烈回應背後的真正原因。當觀者沈浸在美好的往事,而攝影師同時被謬讚所包圍時,此張照片當下一定倍感孤寂。
4. 改變者
當觀者說: 「我想我會改變拍攝的角度」、或「應該這樣裁切」時,他便無視於這張照片當下想傳達的; 他眼裡只有自己想要的照片樣式。觀察這個現象還蠻有趣的,因為觀者其實透露了自己的狀態。
5. 吹噓者
有時在教室裡礙於評論照片的壓力,會有觀者把冠冕堂皇的台詞都搬出籠, 如生與死、新與舊、老與少等。特別當觀者根本對該照片無感時,就會這麼說。但我們要切記,任何回應,先把它視為「事實」(fact)之後,再來評價它。也就是無論觀者說什麼,都是「對的」,或至少沒有錯。當教室的氣氛是放鬆的,這樣學生便能柔軟下來,對於接下來的照片會更有感覺。
6. 「這以前有人作過了」
這種回應通常來自很有經驗的觀者,如廣告/新聞從業人員,或對攝影史很有研究的人。當他想到別張照片時,就可能同時拒絕了當下與此張照片的交會,因為這張照片比較差,又或者是他腦海裡被以前那些不喜歡的照片佔據了。若他這種態度使他無法進入眼前的這張照片, 則這個回應就是負面的;但另一些情況下與其他相關的照片一起討論,卻可以視為中性的回應...... (接下篇)
協力編譯: Andrea Yu
擇摘自 <Varieties of Responses to Photographs: exercises in the prediction of other people’s responses> by Minor White; Aperture Magazine, Vol. 10. NO.3, 1962, p.32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