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覽,到底要看什麼?(1/2)
【在看展覽時,先盡可能不要做理性思考,完完全全用你全身的感官盡力去「觀看」展覽原作,把感受到的化為自己的記憶,直到它成為你的一部份...】
常常聽到有人會說,「看展覽到底要看什麼,我都看不懂」,於是即使勉強去看了展覽,往往也是兜了一圈,就認為已經有「看過」、有「參與」到了。而事後跟朋友聊天時,也只能提到「那個展覽,我有去看啊,內容很不錯」,接下來就一切盡在不言中,但這或許已經是算還不錯的例子,有些人可能看過展覽之後,事後會變成只剩下「我好像有看過這個展覽」或是「我有看過這個展覽嗎」的印象。當然我認為,看展覽並不需要能夠詳細到一一說出展覽作品和細節是什麼,才叫做看過展覽,甚至看展覽的最主要目的也絕不是在此。然而對於創作者而言,到底可以從觀看展覽中得到些什麼樣的收穫,以及可以如何去觀看展覽,根據我到目前為止的學習,以及部分個人經驗,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能對一些人有幫助。
藝術作品本來就包含有某種程度的「不可解」在內,用邏輯性思考的分析,只是在觀看作品時的一部份解讀,並不能等同全部。一開始在展場觀看藝術作品時,最好避免所有邏輯性的分析,而只用「感受性」去欣賞作品。也就是,先不要想去「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因為只有「個人親身感受到」而產生的情感記憶連結,是用文字或語言無法取代的。就像如果有人說「銀鹽相紙的影像階調非常豐富,黑色的層次是印刷品完全無法比擬的」,也絕對遠遠不及直接去看一張照片原作來的讓人印象深刻。而要能夠親身體會記住這種感受,就是在看展覽時,先盡可能不要做理性思考(包含不要看說明文字或聽導覽),完完全全用你全身的感官盡力去「觀看」展覽原作,把感受到的化為自己的記憶,直到它成為你的一部份。這樣的「觀看」主要是要透過在你腦中的深層區持續接受刺激,才能使它變成一種長期記憶(註1),進而改變你之後的「本能反應」(對於「美」的感受能力)。等到你這樣的「觀看」結束後(這其實已經是觀看展覽原作最重要的目的),先休息花一段時間回想並寫下對整個展覽的簡單感想(如果這時發現已經有點忘記看到作品時的感受,就馬上回去再「觀看」一次),並盡量設法用文字去描述重現你觀看時產生的情感變化反應,這同時也是在練習使用文字語彙的表達能力,對創作者而言,建立自己對於作品描述和感情的形容語彙也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而等到這些都完成之後,再去看作品的說明或分析整個展覽的構成都不遲。
必須強調的是,絕對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去分析展場的構成,但像是策展人、評論家、教育者,或是創作者等角色,為了思考之後能如何表現或分析作品形式上的「美」與脈絡呈現,就會比較需要做這樣的「觀看」,而這當然同樣也是一種會改變「本能反應」的「觀看」,只是目的上不太一樣。
實際在執行時,則是盡可能做到以下的步驟:
1.詳細紀錄你所看到的「一切」,可能包含:
作品形式(照片、影片、裝置、複合媒材…)
作品配置(在展牆呈現時作品的相對位置和大小)
作品大小(長、寬、高)
裱框形式(木框、金屬框、框的顏色、表面是否有壓克力或玻璃、反射程度、固定方式)打光方式(集中局部光源、擴散光、透射光,有無影響到你觀看時的重點和感受)
空間照明(鎢絲燈、日光燈、螢光燈、自然光)
牆壁顏色(純白或純黑或其他顏色,隨著展場空間是否有變化)
牆壁高度(空間挑高與否, 有無影響到你觀看時的重點和感受 )
(單張)影像內容(它是什麼、它在哪裡、它在做什麼、視覺美感元素、語意)
作品標示(是在展場作品旁標示,或僅標示在作品清單的紙上)
作品懸掛高度(與牆壁高度一同考量)
作品間隔距離(大致有多少種變化)
展場平面圖與作品順序(可了解整體觀看影像的順序、作者可能的意圖)
2.思考部分與部分作品之間有何關聯?(如果是線性排列,開頭、結尾、中間的作品為何?如果是矩陣式排列,中間和四角的作品為何?所有作品之間有無共通性或是語意上的連結?展場形式如何變化?)
3.在展場就用文字紀錄完步驟1.和2.。
4.搭配你所記錄下來的內容,從展場的入口開始重新走一次,比對筆記和作品,檢查是否有遺漏的細節。
5.購買展覽圖錄,比對和你紀錄的內容有何差異(像是圖版是否齊全,大小配置、順序和展場是否相同),而如果你確定會購買圖錄,也可以一開始直接先買,然後從1.開始執行,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直接比對原作和圖錄印刷呈現的差距(通常會遠大於你的想像,所以才要珍惜在展場能親眼看到原作的時間),而部分筆記也可以寫在圖錄上。
6.回家後寫成完整的觀看展覽心得文,重新整理一次思緒,這也是讓觀看展覽的「整體印象」變成長期記憶的關鍵。
最近發現視丘吳老師看展覽的新技能是,邊看展邊錄音,用口頭敘述看到展場的內容,包含我上述寫的1~5。同時間還是可以搭配文字紀錄,會更加完整。
當然我也並不是看每個展覽都能完全做到我以上所寫的,而且也不是所有展覽都有必要紀錄到如此詳細,可以視展覽的規模性質和空間呈現,或是讓你特別有感覺的展覽,再自行選擇部分做筆記,久了之後就能自己判斷什麼樣的展覽該紀錄到何種程度。只能說理想狀態全部都做到是最好,至於要做多少就看個人了,觀察得越仔細,對整個展覽留下的印象也會越鮮明。這些方法是目前我實際有在使用的方式,提供給大家參考。如果有其他個人獨特的看展方式,也都歡迎提出來一起分享。
----註1:這跟腦內的海馬迴運作機制有關,當感官接收到短期刺激時,對應的神經細胞會開始產生電流,而在短時間內不斷重覆的接觸到相同的短期刺激時,相對應這項刺激的神經細胞中的接受區電位會改變,神經傳導物質的量也會增加,構成容易維持電流長時間通過的條件,稱為長期增益效果(LTP; Long Term Potentiation),這會促成蛋白交互作用融合的突觸延伸,並在神經細胞中形成回路,而已經成形的神經回路結構(代表在接收到此刺激時大腦運作的模式)會再被複寫轉移到大腦儲存記憶的區域,這被認為是大腦形成「長期記憶」的重要機制。(可參考此日文網頁的說明圖示 http://kaiwa-kouza.com/contents/wh10_2_1.html)
編註: 侯鵬暉為視丘攝影藝術學院第40屆畢業生;日本大學大學院藝術學研究科藝術專攻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