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的矛盾修辭
【無拘無束的蝴蝶,停在如牢籠的影子裡,禁錮與自由,造成了影像的矛盾修辭感...】
我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在數位化及藝術媒材表現多元的時代,藝術的感性創造價值在那裡? 為何某些作品可以觸動到我們,有些卻不行(或暫時無法),是否外在因素(例如文化、教育) 影響了人對於藝術的價值、感受、理解;而我們該如何判斷創作者有時難以言說的作品? 我想到了吳嘉寶老師曾經問我們:在一張照片裡,若沒有第二層視覺語言的內容,卻擁有第三層語意符號的內容,或者反過來僅止於第二層,卻沒第三層,這樣算是好照片嗎?
在視丘學院學習的過程裡,時會遭遇到上述的狀況;除了要學習如何閱讀影像,更被要求進一步去思考、感受與選擇我們所欣賞的。特別是在時限內要創造出作品,我經驗到了創作者的意識與潛意識交互作用後,如何反映在影像的作品裡。
前一陣子上西洋美術史時,課堂中提到人類為何要創造非現實的意象藝術:人類其實是喜歡非現實且誇大的,而且還將繼續延續3萬年前誇大的意象。
在BANA (莊惠禎)的作品裡我覺得不是誇大意象,而是帶有非現實感。在強烈光影與整體影調控制較為明亮之下,彷彿像是夢境一般的、現實與未來時空的拉鋸。蝴蝶本身有諸多不同解釋,其中一項是無拘無束及自由的意象;然而,在這裡的蝴蝶停在如牢籠的影子裡,卻是令人感受到禁錮,頗有影像的矛盾修辭感;有一種明明可以自由飛翔卻受到無形障礙的衝突。
作者似乎企圖籍由蝴蝶來轉化原本意象,並透過「地」的表現來講更多話,讓影像第一層訊息的故事性能夠延續閱讀的樂趣;第二層視覺語言上,背景接近第二到第三階調,類似籠子的影調顯得濃郁、將被攝體的影子拉長效果、控制整體的反差都顯得不錯。蝴蝶即使形狀雖小,卻沒有被巨大的籠影搶走目光;所以,這兩個物件的擺置對我在視覺上的觀看產生了平衡的效果。另外,在第三層符號性來說,作者給我一種較難明確去定義的想像空間,也就是透過影像第一及第二層的內容,加強並延展了蝴蝶及影子本身的意義。
BANA處理這張影像時,結合模糊的空間概念與具像的生命,帶我走進時空的想像,這是我對於她的作品有興趣並想進一步閱讀的原因。